通过田野调查和实验,生物学家告诉我们:非人类的灵长类动物以类似于人类的方式衡量公平;老鼠在它们的社会组织中也展现了像人类一样的互惠性。基于这些有力的证据,研究者认为非人类动物是道德的生命存在物。
那么,一些非人类物种的偏好是否在伦理道德上比我们更“先进”呢?它们的生活方式是否揭示了人类从未设想过需要有原则行为的领域呢?
直到地质时间的最近时期,原始人类仍在有限的栖居地内活动;我们的进化远称不上完美,还无法管理如今由我们主宰的地球,这一点在如今的星球条件下愈发明显。而且,其它物种拥有我们所缺乏的丰富知识和经验。另外,它们也展示了多样的存在方式,忽视它们只会让我们显得愈加愚蠢。
大于人类的伦理道德准则具有带动变革的潜力。它们可以激发人们更多的善意,调整不同类群的价值观,在地方和全球的层面为所有存在物谋求更大的福祉。
2023年,亚利桑那大学美术学院艾伦·麦克曼(Ellen McMahon)教授策划的一个题为《认识之道,存在之道:艺术研究与整合》的展览。实验哲学家乔纳森·基茨(Jonathon Keats)为展览设计和举办了一个工作坊。之后,三位图书馆负责人决定建立一个网络档案以展示来自亚利桑那州图森市以及世界各地工作坊参与者们提交的作品,并把这个多种语言的网站平台命名为“大于仁道的图书馆”,由亚利桑那大学人文学院任海教授创建的万物艺术研究实验室进行管理。我们的宗旨是通过艺术作为一种生成性的探索模式来推进有关“大于人类的条件”的国际合作研究和公共教育。
除了在图森市举办的工作坊,基茨也在世界各地主持社区工作坊,让参与者们对她们所熟知的动物、植物、以及真菌的生活方式进行评估,从中得出可以应用于人类领域的指南。从包括中世纪动物志在内的文化和历史资料中汲取灵感,每位参与者通过手工制作一本小书来讲述一个物种可能会带给我们的启示。
这些书本会被收录在一个由亚利桑那大学管理的实体和数字档案库中。通过展览和网站,公众可以了解全球动、植物的情况,并且让自己制作的动物志成为档案的一部分。大于仁道的图书馆支持向非人类老师进行非结构化的、基于过程的学习,并为研究认知论,伦理学,以及新的法律模式提供反思和保护自然价值的重要资源。
图书馆馆长
任海
亚利桑那大学人文学院东亚研究教授,万物艺术研究实验室主任
艾伦·麦克曼
亚利桑那大学美术学院美术教授,美术学院艺术研究副院长
乔纳森·基茨
亚利桑那大学访问研究员
博古睿研究院研究员
合作者
Bruno Gandlgruber
墨西哥大都会自治大学经济学教授
Stefanie Fishel
澳大利亚阳光海岸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高级讲师
Michael Heneise
挪威北极大学宗教研究副教授
Susanna Battin
美国托赫诺奥哈姆族社区大学美术讲师
Alice Gorman
澳大利亚弗林德斯大学考古学教授
Orit Peleg
美国科罗拉多大学博尔德分校计算机科学系教授
研究助理
张慧琦(亚利桑那大学人文学院东亚研究博士研究生)
Andrés Caballero (亚利桑那大学美术学院摄影艺术硕士研究生)
Juan Francisco Flores Ayala(墨西哥大都会自治大学)
致谢
本项目获得了亚利桑那大学的研究、创新和影响办公室,亚利桑那生态恢复力研究所,以及美术学院所管理的《技术研究启动基金》的《水、环境和能源问题解决方案项目》的资金支持。
网站设计和支持由亚利桑那大学人文学院提供。
如果您有任何疑问或想咨询更多信息,请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