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于人类的条件下

研究型艺术如何应对气候变化和社会灾难的全球危机?

Hai Ren

在气候变化和环境退化的背景下,大众媒体、各个政府和非政府组织始终强调采取行动的紧迫性,例如降低全球二氧化碳的含量 。然而,哪些行动的形式适合处理气候变化和环境退化?这里的“行动” 仅仅指人类的行动吗?

根据哲学家汉娜·阿伦特 (Hannah Arendt) 的说法,行动定义了人类的本质,构成了人类存在的条件的基本方面。在《人类的条件》(The Human Condition)一书中 ,阿伦特认为,人类存在的条件由三个不可分割的部分构成:“劳动”(生活必需方面)、“工作”(超越人类生命时间的生产或创造)和“行动”(人类的意义取决于人类的共存或当代性)。在阿伦特的三个维度中,“行动”只是人类的行动,是一种“行动的生活”(vita activa),需要在以希腊城邦为蓝本的城市中积极参与公共生活,并与其他人一起工作。

城市已成为世界上大多数人口生活的主要环境。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数据,“城市拥有世界一半以上的人口,占经济活动的四分之三,其中包括创意经济的很大一部分” 。城市化,经济发展,及二者带来的挑战已经变得不可分离。根据《2030 年可持续发展规划》,为了“使城市和人类居住区具有包容性、安全性、韧性和可持续性,我们需要新的智能城市规划,以创造安全、不昂贵的和有韧性的城市,提供在绿色和文化方面具有的鼓励性的生活状况” 。是否“人类的条件”这样的观念与解决城市环境问题的战略规划相符合?基于城市中的人类行动如何面对非人类,以应对超出城市范围的诸如气候变化和环境退化的全球性的挑战?

为了重新评估已经被普遍接受的人类行为中“人”的概念,并承认在全球气候变化条件下的多物种关系是“生命的必要的、预先存在的基础” ,我提出了一个“大于人类条件”(the more-than-human condition)的概念。我认为,当我们“在解决环境退化和气候变化这些作为把人类与非人类联系在一起的可栖居的基础设施的问题中”将人类的生活置于“人类情感和非人类的活力之间的休戚与共的网络中”时 ,阿伦特关于人类条件的三个维度(劳动,工作和行动)都需要扩展为大于人类。

当我们将人类条件的三个组成部分(劳动,工作和行动)重新定义为大于人类时,我们必须反思以希腊城邦为蓝图的人类的城市,超越人类中心主义。按照原住民学者艾尔顿·克雷纳克(Ailton Krenak)的说法,“世界建构”(worlding)可以以非人类为出发点。这样,我们可以“体验其它的多种世界,向其它的多种宇宙观开放,并设法想象多元宇宙” 。例如,在城市的语境中,我们可以“让我们的想象变成森林”,让森林存在于我们体内、我们的家中、我们的院子里 。与其通过对其它星球的殖民化来发展人类的未来,不如把注意力放在人类和非人类共存的栖居地。对克雷纳克来说,因为河流是一种“总是栖居于多种不同的世界的存在体” ,因此可以让我们有对未来的想象。

让我们的想象变成森林是作为一种通过生命的力量来恢复城市性的审美手段,是让我们能够超越以人为中心的城市语境的大于人类条件的另一种表达方式。在大于人类的领域中,承认知识的内在的局限性是一个基本的出发点。为了识别非人类物种的“生活方式” ,我们可以采纳诸如合作参与,思想实验,以及将非人类物种纳入技术增强的实验设计等方法。尽管如此,我们还是“永远无法完全理解” 非人类物种(无论是动物还是植物)的经验。这种局限性突显了知识获取的多种复杂性。

而且,气候变化的紧迫性暴露了及时了解气候变化和环境退化问题所面临的各种挑战。正如星球科学家凯·康胡贝尔(Kai Kornhuber)和塞缪尔·巴图塞克(Samuel Bartusek)等所指出的那样,“最近发生的许多对人类生活、基础设施和生态系统有空前影响的破纪录的天气事件引发了人们对气候模型是否足够有效预测和准备应对提出质疑” 。最近的一项科学研究表明,“在当前气候变暖的情况下,即使考虑到区域性的夏季变暖的因素,全球多个地区的极端高温的增加幅度明显比最先进的气候模型所预测的更快” 。这份报告不仅显示为了跟上气候变化的步伐需要改进科学和技术气候模型的迫切性,而且还表明了需要重新评估环境知识。

哪些知识形式或认知模式,包括科学、人文和艺术,特别适合对大于人类的领域的研究?我提出这个问题是想质疑只有科学才具有解决与大于人类有关的问题的能力的假设。传统的环保主义常常运用环境科学的知识“通过减少废气排放或草甘膦(glyphosate)的使用来缓解现行系统”的负担,但不会采用更根本的系统性的变革来解决环境退化的根源 。同样,传统的环境人文学科,虽然可能会研究环境问题,但不一定会处理迅速的气候变化和环境退化的紧迫性。

探讨大于人类的条件就是要应对全球迫切的生态和社会灾难的各种问题,例如气候变化、环境退化、种族主义、性别歧视和殖民主义等。我在这里主要讨论研究型艺术的领域 。对于批评理论家和艺术家丹尼斯·费雷拉·达席尔瓦(Denise Ferreira da Silva)来说,研究型艺术的“不可避免的任务”就是“考虑是否(以及如果是的话,那么如何)应对当今全球迫切的(生态和社会)灾难的问题” 。然而,与其它领域一样,当代艺术作为一种探索形式也有局限性。如果艺术家和策展人不接受“循规蹈矩的艺术批评程序”,而“对从颠覆维持资本主义政治架构的殖民、种族、人类中心主义、顺异性父权体制等矩阵感兴趣、关注甚至投入的角度来进行艺术创作和实践”,那么他们就会面临重重困难 。无论如何,写作者兼策展人凯瑟琳·威尔(Katheryn Weir)还是指出,研究型艺术的实践可以生成“多种生态系统、多元社区和各种地理之间的多重联系”,并引导我们重新定位和认识“多种其它价值系统、知识体系和宇宙论如何···面对殖民的遗产和资本主义环境恶化的影响” 。

研究型艺术的创作和实践是把审美放入大于人类的领域进行探索的一种有效的模式。这个审美的范畴既超越了它是某种特定的艺术理论探索(即“美学”)的定义,也超越了它是某种独特体验类型(即“审美”)的理解。根据哲学家马克·约翰逊 (Mark Johnson) 的理论,审美涵盖了我们的体验(或经验)的意义的所有过程。从这个扩展的视角看,审美不仅包括了类似人类的“身体化的社会动物” 体验意义的方式,而且也包含了从身体的本身、大脑的运作,与他人的互动、以及连续不断地与环境进行本能互动而生成意义的诸多方式 。

从一般意义上讲,“身体化的社会动物”可以指人类或非人类。对于大于人类的栖居地而言,它们包括人类和非人类,组成了一个休戚与共的网络,以解决作为连接人类与非人类的栖居地的基础设施的问题。正如约翰逊所说,“人类有机组织通过它们对特性的感知,通常在有意识的知觉的层面之下,最直接地栖居于它们的世界里。我们通过对特性的决定来身处世界,属于世界。‘在我们知道它之前’,就是说,在我们作为知道者与它建立联系之前” 。正是在这个身体化意义的层面上(而不是以人为中心的世界建构的有意识地行动的层面上)讲,如果人类有机组织的栖居性来自于器官生成的,以经验为基础的,包括人类和非人类的,具有可栖居的特性的网络,那么人类有机组织的栖居性可以是大于人类的 。

在研究型艺术实践中,通过探讨赋予经验或体验意义的要素,审美调查可以识别人类和非人类生成的意义的各种方式。例如,它们可以表现为“图像、行动构架、放射状结构的概念、概念隐喻、转喻、感情和情感” 等。研究型艺术的创作和作品可以通过生成图像和创造词汇来提出问题和寻求另类的解决方案,促进和强化“多重想象和思辨的过程”是构建另类价值的基础,可以超越那些已经引发整个地球陷入“毒性和气候崩溃的螺旋式上升”的行为 。

“大于仁道的图书馆”是一个研究型艺术的实践,它采用一个广泛的框架以超越根植于欧洲认识论的、以人为中心的一系列观念。欧洲大陆哲学家,包括尼采,海德格尔,巴塔耶,列维纳斯,福柯,德勒兹,瓜塔里,德里达和西苏等,都明确地关注动物性作为反思人与动物关系的主题。虽然他们的观点和方法有所不同,但他们通常都会探讨与动物性相关的界限和相关身份的问题。值得注意的是,他们的思考常常借鉴神学观,尤其是基督教的神学观,来架构他们的讨论 。“大于仁道的图书馆”的项目的“大于仁道”的框架旨在建立一个更具包容性的,对人类与非人类之间关系的理解,挑战人类是道德和伦理的唯一仲裁者的观念 。

“大于仁道的图书馆”的项目用展示以图像为主的“书籍”的方式来强调审美调查、可视化和想象之间的联系。该项目鼓励创作者或艺术家使用以“书”为形式的图像组合的方法去接触大于人类。在组装图像的过程中,调查和可视化都离不开想象。理论家丹尼斯·费雷拉·达席尔瓦 (Denise Ferreira da Silva)在与艺术家玛丽亚·特雷扎·阿尔维斯 (Maria Thereza Alves)于2020年进行的题为“盗窃”(El Robo)的对谈中,呼吁转变思维模式,主张艺术实践因其对想象力所固有的关注而特别适合调解(mediate)。她强调图像在促进思考方面的重要性,并突显了艺术家利用创造图像来呈现暴力和转变的抽象而具体的形式的能力 。使用图像组合来构建分析和指导行动,艺术家可以对思考的情境提出创新的观点,以及将不同的事物组合在一起。总之,图像对审美调查很有价值。

为了进一步探讨使用“图像”的审美研究方法,我想通过对《易经》中“象”的讨论来阐释“图像组装”(assemblage of images)这个概念。根据哲学家赵汀阳的用法,《易经》中的“象”可以被翻译成“综合图像”(comprehensive image) 。《易经》共包含了 64 个象,都是不同的数学模型,传达了万物转变的64种不同情形。《易经》所反映的“道”指在大于人类的领域中“所有可能的诸多存在方式中的最佳方式” 。用“综合图像”来翻译“象”可以建立“象”与“道”的索引关系。作为综合图像的“象”既不再现“道”,也不构成固态的存在本身,而是体现了一个组装的过程。就是说,作为综合图像的“象”是图像的集合(或图像组装),突显了《易经》传达的多种“象”的情况。值得一提的是:“象”字本身就是一个图像,既不区分单复数,也不注册单复数二元的逻辑。《易经》中的“象”反映了图像组装的基本特性,即通过对万物的“势”(习性或生命力)的审美的捕捉,表达了万物变化(becoming)的不完整、偶然的和开放的确定性。这种图像组装作为一种综合的方法不可能是科学的或者是知识的,而是一种审美调查的工具,使智慧成为动态的存在的最佳方式。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图像组装可以是大于人类的。随着气候变化和环境退化的全球危机变得越来越明显,石油泄漏、冰芯、塑料石以及极端天气模式或热浪等地球事件已经产生了一系列自己署名的星球图 和星球雕塑。在这些地球事件中,不是人类的艺术家来进行感知和感知建构的审美调查 ,而是地球本身成为图像组装的制造者 。虽然这些地球事件是非人类的,但它们与各种不断加速的工业革命和城市化中可持续的经济发展过程中人类活动的影响有密切关系。如果劳动、工作和行动这三个作为人类的条件的基本维度仍然是衡量当今人类存在意义的指标,那么它们已经与在栖居地中人类和非人类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纠缠不清了。人类的条件不再以人类为中心,而是已经大于了人类。

2024年12月10日

作者简介:
任海是亚利桑那大学“大于亚洲人研究”(More-than-Asian Studies)的教授,以及四川美术学院巴渝学者特聘教授。他提出了有关“大于人”(more-than-human)研究的一系列概念,包括“华语圈人类世”(the Sinophonecene),“星球雕塑”(planetary sculpture),“宇宙公共”(the cosmopublic)和“艺术智能”(art intelligence)等。他的研究方向和出版物都是多学科的,涉及研究性艺术,参与式艺术,公共艺术与公共文化,比较媒体与技术,城市研究,流行文化,文化批评理论,跨物种研究,新物质主义,物导向人类学,感知审美哲学等。本文系亚利桑那大学大于仁道的图书馆项目的系列出版物。

推荐的引用格式:
任海,“大于人类的条件下:研究型艺术如何应对气候变化和社会灾难的全球危机?”《大于仁道的图书馆》,亚利桑那大学,2024年12月10日。https://www.more-than-humane.org/.

注解

[1] 例如,在联合国气候变化会议(COP)(https://unfccc.int)期间举行的联合国气候行动峰会(WCAS)。
[2] Hannah Arendt, The Human Condition (Chicago, IL: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59).
[3] The UNESCO Creative Cities Network, “Creativity and Cities.” Accessed November 30, 2024. https://www.unesco.org/en/creative-cities/creativity-and-cities?hub=80094.
[4] The Global Goals, “The 2030 Agenda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ccessed November 30, 2024. https://www.globalgoals.org/goals/11-sustainable-cities-and-communities/.
[5] The Global Goals, “The 2030 Agenda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ccessed November 30, 2024. https://www.globalgoals.org/goals/11-sustainable-cities-and-communities/.
[6] Hai Ren, “Planetary Art in the Sinophonecene: An Introduction,” Verge: Studies in Global Asias, Vol. 8, Issue 2 (Fall 2022), 24.
[7] Ailton Krenak, Ancestral Future, trans. Alex Brostoff and Jamille Pinheiro Dias (Cambridge, UK: Polity, 2024), 50.
[8] Ibid., xii.
[9] Ibid., 1.
[10] Anna Tsing, “More-than-Human Sociality: A Call for Critical Description,” in Anthropology and Nature, edited by Kirsten Hastrup (London: Routledge, 2014), 34.
[11] Ibid.
[12] Kai Kornhuber, Samuel Bartusek, Richard Seager, Hans J. Schellnhuber, and Mingfang Ting, “Global Emergence of Regional Heatwave Hotspots Outpaces Climate Model Simulations,”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PNAS), Vol. 121, No. 49 (December 3, 2024), 1-10. Accessed December 5, 2024. <https://www.pnas.org/doi/10.1073/pnas.2411258121>.
[13] Ibid.
[14] Kathryn Weir, “Rethinking Nature,” 15.
[15] “研究型艺术”指一种使用研究来解决问题的艺术实践,而不是单纯地为了美术馆的展览而进行的艺术创作。关于研究如何成为艺术实践中的重要主题的历史分析,见Michael Schwab, “Contemporary Research,” HUB — Journal of Research in Art, Design and Society, Issue 0 (Spring 2023). Accessed April 29, 2024.  https://www.researchcatalogue.net/view/2190234/2190235.
[16] Denise Ferreira da Silva, “Rethinking Nature: A Reading of Its Proposition,” in Rethinking Nature, edited by Kathryn Weir (Napoli, Italy: museo Madre, 2023), 32.
[17] Ibid.
[18] Kathryn Weir, “Rethinking Nature,” 23.
[19] Mark Johnson, The Aesthetics of Meaning and Thought: The Bodily Roots of Philosophy, Science, Morality, and Art (Chicago, IL: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2018), 24-25.
[20] Ibid., 15.
[21] 参见Anna Tsing (“More-than-Human Sociality”) 和 Michael J. Hathaway [What a Mushroom Lives For: Matsutake and the Worlds They Make (Princeton, N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2022)] 关于大于人类社会性和 大于人类的世界构建的讨论。
[22] Mark Johnson, The Aesthetics of Meaning and Thought, 15.
[23] Kathryn Weir, “Rethinking Nature,” 23.
[24] Matthew Calarco and Peter Atterton, “Editors’ Introduction: The Animal Question in Continental Philosophy,” in Animal Philosophy: Essential Readings in Continental Thought, edited by Matthew Calarco and Peter Atterton (London: Continuum, 2004), xv-xxv.
[25] Jonathon Keats, “Toward the More-Than-Humane: Why People Need to Embrace the Values of Nature,” The Library of the More-Than-Humane, the University of Arizona, October 2024. Accessed December 8, 2024. https://www.more-than-humane.org/.
[26] 对话的时间是2020年8月25日。对话的录音视频的网站: https://www.moma.org/calendar/events/6683https://www.youtube.com/watch?v=NLQeWeQjb0U&t=181s. Accessed December 9, 2024.
[27] Tingyang Zhao, All under Heaven: The Tianxia System for a Possible World Order, trans Joseph E. Harroff. (Oakland, C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2021[2016]). 53.
[28] Ibid., 52.
[29] Lukáš Likavčan and Paul Heinicker, “Planetary Diagrams: Towards an Autographic Theory of Climate Emergency,” in Photography Off the Scale: Technologies and Theories of the Mass Image, edited by Tomáš Dvořák and Jussi Parikka (Edinburgh University Press, 2021), 227.
[30] Matthew Fuller and Eyal Weizman, Investigative Aesthetics (London: Verso, 2021), 33.
[31] 地球是运行的,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讲,地球创造了许多事件。